高美地區最為讓人耳熟能詳的自然環境,就是近年來聲名大噪的高美濕地了。然而在近一步介紹高美濕地之前,我們先來談談何謂濕地。
濕地是指陸地與水域間全年或間歇地被水淹沒的土地。因為其土壤長期浸泡在水中,因此孕育了許多與陸域植物截然不同的濕地物種。經研究發現,濕地是地球上單位面積基礎生產力最高的生態系統(與熱帶雨林生態系相近),由於水分不匱乏的關係,所以能夠孕育許多不同種類的生命體。除此之外,濕地也是許多遷徙性鳥禽的樂園。牠們都會在長程的遷徙旅程中,將濕地做為其休息的中繼站。而「淨化」則是濕地另一項特點。曾有國外研究說明,1公頃濕地所發揮的淨水功能,等同於汙水處理廠花費400萬台幣處理費的效能。※但是過去人類卻因為將濕地看作一個毫無生產力的地區,不停的在濕地上開發建設工業區,與海爭地。濕地可依所處位置,大致分類為淡水濕地和海岸濕地兩種。不同於淡水濕地,海岸濕地更具有穩定海岸線的功能。
而海岸濕地的另一個特色,就是會受到潮汐漲退的影響而改變其受水體覆蓋的時間長短和程度範圍。潮汐變化是地球的海洋表面,受到太陽及月球的引力作用而產生的漲落現象。在新月和滿月的時候,因為此時月亮和太陽在同一直線上,所以在兩者引力加乘的情況下,漲潮的幅度最大,此時其稱為「大潮」;反之在弦月的時候,月亮和太陽呈現垂直的方向,這時兩邊的引力會互相牽制,削減引力對於地球上海洋的影響,稱為「小潮」。
受到前述的月相變化影響,一個月內會有兩次的大潮,以及兩次的小潮。然而,每一天又平均會有兩次的漲退潮,潮汐週期約12小時25分鐘。每隔一天,滿潮和乾潮的時間又會延後50分鐘,這部分是和地球自轉以及月球公轉有關所造成。在漲潮時會被淹沒,但退潮時則會裸露出的區塊,稱為「潮間帶」。住在潮間帶區域的生物(例如招潮蟹)長期受到潮水漲退的週期影響,因而演化出許多有趣的行為。
在大甲溪出海口處的高美濕地,因為海岸漂沙的淤積而形成濕地。目前是臺灣最具特色的草澤海岸濕地。生長在高美濕地上的大片雲林莞草,是當地最具代表性和指標性的水生植物。高美濕地的形成原因,主要是因為臺中港北防沙堤的興建。在西元1932年的時候,這個區域是高美海水浴場,也是當時清水地區唯一的休憩型風景區。在西元1976年,臺中港完工落成啟用,此區在當時被劃作「漂飛砂整治區」,海水浴場也就因此關閉。臺中港北防沙堤的突堤效應更加速了高美濕地的形成。
高美濕地位在臺灣中部地區的沿海地區,大甲溪出海口處,屬於亞熱帶季風型氣候區。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則因東北季風的關係,乾旱冷冽。受季風影響,每年降雨主要集中於6月到8月之間。大甲溪的南岸,含砂量高,又臨近河口區,因此食物鏈豐富又完整,也成為了候鳥遷徙的中繼站,為一個重要的候鳥棲息區。高美濕地的棲地類型多樣,分別有草澤區、沙地、泥灘地、石礫堆、潮溪區、低潮區。因為擁有多種棲地類型,這也表示高美濕地得以蘊含多種不同的生物。因此,和其他的濕地相比之下,高美濕地整體而言其生物多樣性可說是相當可觀。
※ 資料來源:邱文彥,(1999),「台灣濕地環境的生態教育」,環境教育季刊,第39期,88年5月,頁23-32。